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,助力科研创新,构建知识共享平台

博主:网界号网界号 04-21 5

本文目录导读:

  1.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简介
  2.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的特点
  3.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在科研创新中的作用
  4. 权威行业报告和数据
  5. 第三方评论

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,科研数据已成为科研活动的重要支撑,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作为我国科研领域的核心资源,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服务,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的相关信息,帮助读者了解其在科研创新中的重要作用。

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简介

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(简称CAS)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科学数据库,由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负责建设和维护,自1985年成立以来,CAS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、国际知名的科研数据库,为我国科研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。

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的特点

1、数据资源丰富:CAS涵盖了自然科学、工程技术、医学、农业、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海量数据,包括文献、专利、标准、统计数据等,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全面的数据资源。

2、数据质量高:CAS严格遵循数据质量标准,对数据来源、数据格式、数据内容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,确保数据质量。

3、服务功能完善:CAS提供数据检索、数据下载、数据统计、数据可视化等服务,满足科研人员多样化的需求。

4、国际化程度高:CAS积极参与国际科学数据共享,与多个国际知名数据库建立了合作关系,为我国科研人员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数据资源。

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在科研创新中的作用

1、提高科研效率:CAS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,有助于缩短科研周期,提高科研效率。

2、促进学科交叉:CAS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数据,有助于科研人员跨学科研究,推动学科交叉融合。

3、支持国家战略需求:CAS为我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、重点研发计划等提供了数据支持,助力国家战略需求。

4、推动知识共享:CAS通过开放获取、数据共享等方式,推动科研知识的传播和共享,促进科研创新。

权威行业报告和数据

根据《中国科学数据报告(2019)》显示,我国科学数据资源总量已超过100PB,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的数据量占全国科学数据总量的近20%,据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(2019)》显示,我国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,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量占全国科技论文总数的近30%。

第三方评论

据《中国科学报》报道,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,被誉为“中国科研数据领域的旗舰”,多位科研人员表示,CAS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,助力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。

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作为我国科研领域的核心资源,为科研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,在新时代背景下,CAS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,助力我国科研事业迈向更高水平。

The End